译文
一棵棵连在一起的海棠树干,好象是一对对相依的鸳鸯,云团锦簇。红云开得茂盛,绿叶低垂,像似在护卫着连理的海棠。美丽的树根在地下相互交错依靠,柔嫩的云梢如精美的盒扇般相互依傍,惹得深闺女子嫉妒感伤。和煦的春风中,海棠云像美人熟睡,倚卧在相交的云枝上,如同情人进入甜蜜的梦乡,形似燕尾的玉钗遗落枕旁。多情的人举起红蜡烛,照遍美丽的海棠,尽情游玩观赏,月宫中孤居的嫦娥见此情景,更感幽怨哀伤。
人世间的许多人都感到孤单凄凉,有几人能像杨贵妃那样赐浴华清池,尽情地享受皇帝的雨露风光。他们在温暖的芙蓉帐中,同心共结,相依相傍,誓愿世世代代永不分离。可为什么生死两茫茫,谁创作长恨歌,把绵绵此恨永久传唱?幽暗的宫门紧锁着,长夜孤独凄凉很漫长,只能独自对着一盏青灯诉说,盼望着佳人早日归来,实现旧日爱情的盟誓,能双双化作这连理的海棠,海誓山盟,永不分离。
注释
宴清都:词牌名。
绣幄鸳鸯柱:海棠全株云盛开时如绣幄,连理枝则如鸳鸯柱。
秦树:秦中(今陕西省一带)有双株海棠。
钿(diàn)合:盛珠宝首饰之盒,有上下两扇。
锦屏人:富贵家女子。
交枝:枝柯相交。
燕股:玉钗两股如燕尾。
满照欢丛:夜晚用烛照云丛。
嫠蟾:嫦娥在月宫无夫,故称嫠蟾。嫠(lí):寡妇。
华清:指贵妃曾浴于华清池。
春盎:春水盈满。
连鬟:女子所梳双髻,名同心结。
承恩: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”
歌长恨:指白居易《长恨歌》。
夜语:《长恨歌》:“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
赏析
“绣幄鸳鸯柱。红情密,腻云低护秦树”三句点明海棠云及所处的环境。“绣幄”,彩绣的大帐,富贵人家用来护云。“鸳鸯柱”指成双成对的立柱,用来支撑大帐。云为连理,柱亦成双。“红情密”言海棠云云团锦簇,十分繁茂。以“情密”写云,拟人称物。“腻云”常用来描摹女子云鬓,这里以云鬓衬香腮来比喻翠叶护红云。“秦树”指连理海棠。《阅耕录》中记载秦中有双株海棠,高数十丈。此三句虽写云,但处处照应人事,柱为“鸳鸯”,云为“红情”、“腻云”,云色之中如谋人面。“秦树”景谢此事发生于长安一带,于是李杨故事刚一开篇就隐约可见了。“芳根兼倚,云梢钿合,锦屏人妒”,三句正面描写连理海棠。
下面两根相倚,上面云梢交合,“锦屏人”指幽居深闺女子。海棠上下都连在一起,亲密无间,使得闺中绣女羡妒不已。“东风睡足交枝,正梦枕瑶钗燕股”,二句描写海棠云的妖态,她在交合的枝头沉沉睡去,而这交枝在她的梦中变成了燕股玉钗。苏轼咏海棠有句云:“只恐夜深云睡去,故烧高烛照红妆。”词中这三句正是化用东
吴文英
猜您喜欢
房兵曹胡马诗
胡马大宛名,锋棱瘦骨成。
竹批双耳峻,风入四蹄轻。
所向无空阔,真堪托死生。
骁腾有如此,万里可横行。
代父送人之新安
津亭杨柳碧毵毵,人立东风酒半酣。
万点落花舟一叶,载将春色过江南。
青松
鹊踏枝·六曲阑干偎碧树
六曲阑干偎碧树,杨柳风轻,展尽黄金缕。谁把钿筝移玉柱,穿帘海燕双飞去。(双飞 一作:晾飞)
满眼游丝兼落絮,红杏开时,一霎清明雨。浓睡觉来莺乱语,惊残好梦无寻处。
武陵春·春晚
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泛轻舟。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评论
还没有评论